兰德华
“最美”书店禁拍?近日,南京先锋书店五台山总店发布“禁止拍立得、商拍”的公告,一石激起千层浪。有网友认为,作为网红书店,让大家打卡拍照,这不是引流的“标配”吗?也有网友认为,本就该让书店回归阅读。
需要明确,该书店“禁拍”,主要禁商拍,没说不让普通读者用手机打卡留影,但禁止在书店通道长时间停留摆拍。
禁商拍,先锋书店想做“清流”?非也,据媒体报道,恰恰是因为太红,书店内外拍照打卡特别是商拍扎堆、声音嘈杂,严重影响了正常经营,更影响了那些想静心阅读的人。
如今,但凡装修、装饰有点个性的书店,少不了游客在书架旁摆拍的身姿。自己拿手机拍拍则罢了,有的游客设备齐全,服化道一个不差,纯纯是来拍照的。更有甚者,网红书店附近的商拍,嗅到了商机和新赛道,专为来书店“沾文气”的游客提供服务。
游客拿着书,各种角度、不同姿势,拍了个遍,然后放下书拍拍屁股走了。书店的流量是有了,但这样的流量对坪效几乎没啥贡献不说,还影响其他读者。
聊到这里,必须回到一个老生常谈的问话题。长久以来,实体书店阵痛之后,无不进行多元化经营和模式创新进行突围,对抗网店的冲击。
就拿此次引发热议的先锋书店来说,作为南京文化地标之一,其以“书店+文创”模式著称,通过与景区合作开发文创产品、举办沙龙是重要的引流途径。其经营模式中,书籍销售占比约30%,而文创产品则达70%。
事实上,不少书店,空间不小、装潢有特色的,支撑书店经营的未必是书,而是各种周边——咖啡、文创、自习室、市集或者讲座等文化活动。
书店,早就不再以销售书籍为单一营收途径了,特别是在公众主流阅读方式正在发生深刻变化的当下,在纸质阅读不断下滑的大趋势下,能活下来的书店,不少早就转型成了复合文化空间。
这是实体书店历经残酷竞争后,探索出来的生存空间。
正如投资人杨赞松曾表示:“我投言几又,不在于书,恰恰是因为它不是卖书,而是以书为背景搭建出的一个文化场景。”
因此,说让书店回归纯粹阅读,这可能只是读书人的浪漫想象,一种怀旧情绪,更直白点说,这或许是个伪命题。
在书店安静阅读、购书,这不是不可能,而且不少书店依然靠销售书籍为主。例如,位于北京海淀区众多高校附近的独立书店如万圣、豆瓣等,它们的目标群体主要就是高校师生,也主要售卖一些专业书籍。这样的书店也依然能存活。
但目前来看,随着阅读方式、阅读空间的多元,更多面对大众的书店阅读功能正在弱化。
对大家来说,在书店消费书籍与咖啡交相呼应的那种文化氛围,或许是更容易的事。
有人说,逛书店就如同谈恋爱:“始于颜值,终于灵魂。”书店之美,也在于此。所以,必须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正在发生于书店的变化,也必须用变化的眼光看待书店文化功能的变迁。
当书店的主体,不再完全是书籍,而是融合了阅读、餐饮、文创、讲座、亲子活动等等,这样复合的文化生活空间,未尝是不可接受的。
参差多态,才是美。跨界融合,是书店存在的一种可能。
天创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